神思妙想侠:我为什么为死刑嫌疑犯辩护?
我在为重庆姐弟坠亡案中的叶诚尘、逃亡20年的劳荣枝,广州宝马撞车案的温庆运,杀害母亲的北大学子吴谢宇……进行分析和辩护以来,受到了很多人的谩骂和网暴,有些人说的非常难听,有些人说我丧尽天良,有些人说我怎么怎么的……
其实,为死刑嫌疑犯辩护并没什么大不了。要知道,在国际上有很多国家,已经取消了死刑,也就是说,如果在我们国内呼吁取消所有的死刑,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
我并不是呼吁全面取消国内的死刑,而是认为应该审慎,更审慎。更应该考虑到司法的程序公正,精神病的影响,女性权益,和人性及心理对社会的影响
司法公正会影响到每一个人,它就像水源一样,如果受到污染了,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影响的。
叶诚尘
精神问题,会影响到量刑。完全的事责任能力,和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,都比较好认定,但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,比较特殊,这方面需要专业的认定。它并不要像表面上看上去疯疯癫癫的,意识不清。那种大多人认为的精神病现象,其实是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。
对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。如果是在死刑的量刑上,就是生与死的区别。
所以我强烈建议:从人道主义出发,所有的死刑犯都应进行司法鉴定。
死刑复核,其实还是一面镜子,可以反映出我们司法程序中的种种问题,也是最高法了解下面办案情况的一个窗口。
如劳荣枝案的证人曹先生,也到最高法作证了,他除了证明劳荣枝,可能遭到的被胁迫作案的模式,也向最高法证明了江西方面的办案风格。因为他千里驱车去作证时,没作上证不说,还被留置了近24小时,然后还在“护送”下,上了高速,离开江西。
劳荣枝
我们要知道:废除死刑,在全球都是一种趋势。
在现阶段,我们采取少杀、慎杀的原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,如果少杀慎杀的原则,不能很好的得到贯彻,造成误杀的话,那将来会有更多人走出来,呼吁接轨废除死刑的这一国际趋势。如果届时真的废除死刑了,造成像法子英这样的真正的恶魔,都逃脱死刑的处罚,这是不是现在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人所造成的呢?
物极必反,过犹不及,在我们还保有死刑的情况下,就一定要把握好少杀慎杀的原则,否则会造成我们不可预料的结果。
如果一贴上“死刑犯”的标签,就不能为其发声。甚至为其发声者,都会遭到谩骂和网暴,那我们的社会都是危险的。那后果是,更不敢有人为其发声,就失去了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。
要知道贴上“死刑犯”的标签的人,并不一定都罪大恶极。如福建念斌,就在4次判为死刑后,被判为无罪。
能够穿透层层迷雾,探寻真相,而不为表面的标签,及尚未尘埃落定的事实所迷惑,这是一种智慧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